15 49.0138 8.38624 1 0 4000 1 https://cathygirl.fun 300 0

這個工程師的英文寫作好強啊!-2 招產出條理分明的英文報告

前陣子看到一篇軟體工程師寫的文章很有意思,在討論 「AI 時代下工程師面臨的挑戰跟轉變」

是一個從 6 歲就愛上寫程式,有超過 20 年工作經驗的資深軟體工程師寫的

我覺得這個工程師的文筆很好呢!

文字很有感染力 (看得出來她真的很喜歡當工程師🤣)

她的表達邏輯清晰,文字讀起來也很順暢

(點我看原文)

​這篇文章除了可以參考這個工程師對「 AI 時代下職場趨勢的分析」,同時也可以學習「英文表達」


觀察這個工程師的英文寫作,我覺得「讀起來很順暢」有 2 個關鍵:

  1.  把想講的話整理成「 3 個精簡的條列重點」,而不是「零散且隨興的平舖直述」

  2.  善用「相似的句型架構」,讓觀眾理解快速理解「想強調的重點」是什麼

底下來舉 2 個實際例子喔:


「舉例一」

這個作者有提到,面對 AI 衝擊,她觀察目前職場上工程師的心態可以分成底下 3 種:

1. Resist (抵抗型)

Some will choose to focus on domains where human creativity and deep technical expertise remain essential.
有些人會選擇專注在仍依賴人類原始創造力與深厚技術專業的領域。


2. Adapt (順應型)

Others will embrace AI orchestration, becoming conductors of a new kind of technical symphony.
另外有些人會擁抱跟 AI 協作的模式,成為一種新型技術交響樂的指揮家。


3. Balance (平衡型)

And many, like myself, will seek a middle path – using AI for routine tasks while preserving the joy of direct problem-solving.
而還有很多像我這種人,會尋求一條中間的路 — 讓 AI 處理例行重覆性任務,同時保留親自解決問題的樂趣。


這種用「條列式 1, 2, 3 」呈現資訊,且標題都是「一個單字提示該段重點」 的方式很讚 👍

這樣光看「第一個單字」就能「快速抓到」這個工程師想講什麼:

  • Resist (抵抗型)

  • Adapt (順應型) 

  • Balance (平衡型)


現代人資訊爆炸,閱讀文字普遍不太有耐心,

寫一段話如果沒有整理自己的「思路跟重點」,別人容易讀不下去

這個例子裡作者先用「3個英文單字」拉出重點,
接著在各個「重點單字」底下,繼續說明這些單字代表的現象:

👉 Some will choose to focus on…
有的人會選擇專注在…的領域


👉 Others will embrace…
另外有些人則會擁抱…的作法


👉 And many will seek…
而還有很多人會尋求…的方式


可以注意到這 3 句話都是以「人」當成「主詞」出發,且有「相互呼應」的關係:

👉 「有的人…」

👉 「另外有些人…」

👉 「而還有很多人…」


我會特別提出這個「細節」是因為,

現在我們看別人寫的東西會覺得理所當然,


​但實際上真的要像這個工程師表達能如此「精簡」,

且每句話都「順著某個中心脈絡,前後呼應」,其實並不容易


更多時候是我們腦袋中有很多「零散且隨機」的想法,想一個寫一個,

但別人不一定有辦法讀懂我們想講什麼


「舉例二」

接著這個工程師就提到,她覺得在 AI 時代下,工程師不會被取代,而是角色有了轉換

她整理 3 個她認為跟 AI 協作可行的工作模式:

👉 Deep technical work where we write and refine code directly
深度技術工作:我們仍直接撰寫並優化程式碼


👉 Strategic orchestration where we guide AI systems
策略性指揮:我們引導 AI 系統如何運作


👉 Creative problem-solving that combines both approaches
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流程:結合人腦跟 AI 的方式來解決複雜問題


這個例子一樣用「條列的方式」 呈現資訊,

且每句開頭都直接用一組「形容詞 + 名詞」點出「想強調的工作類別」: 

  • Deep technical work (深度技術工作)

  • Strategic orchestration (策略性指揮)

  • Creative problem-solving (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流程)


句型結構都是:

👉 形容詞+名詞 + where/that + 補充說明


這種「類似結構的句型」「寫作者」來說其實比較容易模仿,

因為可以遵循某個「公式」產出句子


「類似結構的句型」「閱讀者」來說也比較友善

因為人對於「長很像的東西」反應會比較快

這樣閱讀時就能更快「一目了然」寫作者想表達的重點 


最後~

如果你希望「英文能力」可以進步,但總是覺得好累沒時間🥲

歡迎你「免費訂閱」我的「七點半學英文電子報

目前超過 35,000 人訂閱  

讀者黏度很高,都說內容「超實用」喔!


我對教學很有熱情~

每天都在研究跟有沒有「更有效」的學習方法能幫到「忙碌的你」


我會用「淺顯易懂」的方式帶你上手「英文表達」

分享如何應用到「實際工作」跟「生活場景」

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獨到內容喔!


在這個資訊爆炸跟 AI 來臨的時代,

有能力「歸納 & 整合資訊」和「有效率學習」會越來越重要~

而這也是我在電子報裡會分享給你的學習技巧


如果你每次想到學英文就心累,

那麼「持續性一次學一點」就會是「阻力最小」,「最有成效」的學習方法喔!


⭐️ 免費電子報訂閱連結~在~這~裡 ⭐️

👉 https://astounding-producer-2828.ck.page

(訂閱完記得去你的信箱「收訂閱確認信」,才會真的訂閱成功~)



另外~因為我以前寫過的電子報內容大家反應很好,

所以最近我們把過往內容整理成「主題式學習講義」,

學習主題包含:

👉 用 AI 加速學英文的訣竅跟實作流程

👉 跟黃仁勳學英文表達專題

👉 跟世界一流公司的 CEO 學英文 (eg, 星巴克, 臉書, 台積電, OpenAI…)

👉 美國科技公司內部的英文溝通專題

👉 針對很久沒碰英文的人,如何快速上手的訣竅

👉 跟世界名人學英文專題 (eg, 歌手泰勒斯, 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, 網球名將費德勒…)

👉 用美劇有效學英文的方法


這些「主題式學習講義」都會在電子報中也一併「免費」分享給你~

你可以選擇你有興趣的主題學習,這樣學習效果會更好喔😀


⭐️ 免費電子報訂閱連結~在~這~裡 ⭐️

👉 https://astounding-producer-2828.ck.page

(訂閱完記得去你的信箱「收訂閱確認信」,才會真的訂閱成功~)

(你也可以用下方的表格訂閱喔!)

分享:
上一篇
這句英文講出了「人生的真相」

0 留言

填寫留言